俗话说,十五之前都是年,为了给孩子们营造浓浓的节日氛围,2月11日晚,嘉善县青少年宫开展了“金鸡报春来,元宵喜乐会”的元宵节活动。数千名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,进行了猜灯谜、赏花灯、做汤圆、剪窗花、做灯笼的亲子活动。充满趣味性、参与性的民俗活动,让家长和孩子大呼过瘾。


青少年宫工作人员早早地把几百盏花灯悬挂在一楼的走廊里,并悬挂着一条条彩色的谜语。漂亮的花灯让青少年宫呈现出一片节日的气氛,喜气洋洋。这些花灯都是孩子和家长共同制作完成的,原材料都是家中的废旧物品,有包装袋、塑料瓶、纸盒箱、广告纸等。大家将废旧材料巧妙地结合起来,变成了独具匠心的花灯,可谓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,形状各异,应有尽有。这些废旧材料制成了一盏盏精美喜庆的灯笼,传递的是生活的创意和美好的问候,孩子们不仅体验到浓浓的民俗文化,又感受到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快乐。
夜幕来临,孩子们和家长三五成群聚在一起,赏花灯、猜灯谜,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“这是我做的金鸡报晓!”一位孩子围在花灯旁兴奋地说道。“哇,还是一等奖!太高兴了!”引得旁边赏花灯的孩子投来羡慕的目光,家长们也都拿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留念。









今晚的青少年宫里张灯结彩,处处充满着年味儿。你瞧,很多家长和孩子们拿着纸笔站在灯谜前驻足思考,并记录下谜题答案。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地徜徉在谜海之中,围在灯谜周围,认真思考,争相竞猜,文字谜、人物谜、物品谜、地名谜……孩子们快乐猜猜猜,充分调动思维猜出了一条又一条灯谜,欢天喜地地兑换着小礼物。他们在游戏中启迪智慧、增长知识、开阔眼界,充分感受了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。




猜谜的同时孩子们还能了解元宵节的来历,亲自体验汤圆制作的过程,也是最让孩子们心动的活动环节――制作汤圆,不少孩子表示,“平时只吃过汤圆,却不知道汤圆是咋做出来的。”青少年宫专门请来了专业人员,现场演示如何把馅放在糯米面中搓成一个均匀的小球,教孩子们制作汤圆。每个孩子领取了制作汤圆的材料后,不一会儿,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制作出来了。孩子们可以把自己亲手制作的汤圆带回家,与家人一块分享节日的快乐和劳动的喜悦,孩子们觉得特有成就感。“我学会做汤圆了,等会回家烧了,我吃的汤圆就是自己做的,真开心。”一位孩子说道。当然,还进行了陶艺秀做表情汤圆。








孩子和家长们在活动中细细品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风味,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中。 少年宫专门开设制作花灯体验,教孩子们制作花灯。老师进行现场讲解和演示制作花灯的步骤,现场的孩子们认真听仔细记,不时为老师的精湛技艺拍手叫好,当一个花灯完成亮相时孩子们们都跃跃欲试。看着一个个材料在手中变成漂亮的花灯,每个孩子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,并将亲手制作的创意作品带回家。




剪纸、糖画、草编、面塑等民俗文化活动为青少年送上一份特色“文化餐”。民间艺术大师的现场演示精湛的民间文化技艺,小朋友在现场欣赏这些传统技艺,还在剪纸老师的讲解和指导下动手尝试制作窗花艺术作品,他们在活动参与中增进了对名俗文化知识的了解和掌握。另外,青少年宫古筝班的学员还进行了古筝演奏会,感受浓郁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韵味,古典风雅的传统风格,精彩的表演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。













活动结束后,很多家长和孩子们都表示,“元宵节活动有意思,太好玩了。”家长表示:“每年元宵节少年宫都有活动,今年在微信上看到青少年宫推出了‘金鸡报春来,元宵喜乐会’的活动:猜灯谜赏花灯、现场学做汤圆,剪窗花做灯笼,觉得这些活动非常有意思,这些都是传统民俗,且亲子共同参与,就第一时间来参加了。”
嘉善县青少年宫旨在通过元宵节猜灯谜、做汤圆、剪窗花、做花灯、体验观摩民间民俗艺术等项目,帮助青少年探究节日民俗文化内涵,体验、熟悉我国传统的元宵节活动的热闹氛围,同时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,更好地感受民族民俗文化的魅力,亲近民族文化,关爱自然,将我们的民俗习惯延续下去。